中新網SD記憶卡雲南巧家8月8日電 題:深山裡建起帳篷之家
  作者 吳天喜固態硬碟 楊永剛 葛宋
  電閃雷鳴,風雨大作。8月7日晚23時許,雲南巧家縣包穀堖鄉驟降陣雨。此時,在蜿蜒泥濘的山路上,從紅石岩村攀竹北買房山而出的一群官兵,正向著宿營地艱難地跋涉。
  雖然風大雨驟,近20公隨身碟里的長途跋涉令官兵格外疲憊,但大家心中卻有著別樣的欣喜——不管多大的風雨,紅石岩村的受災群眾都能在帳篷里睡個“踏實覺”了。
  魯甸6.5級地震發生後,巧家縣包穀堖鄉紅石岩村房屋幾乎全部垮塌,由於受道路阻斷影響,救災物資運送困難,外接式硬碟災區群眾所需帳篷數量嚴重不足,有的一家三代十幾口擠在一間帳篷中。
  8月7日上午,第二炮兵抗震救援部隊受領任務——迅速向紅石岩村運送和搭建104頂帳篷。
  第二炮兵抗震救災現場指揮組聞令而動,從正在進行道路搶通、裝備維修、衛生防疫等的隊伍中抽調250名官兵組成突擊隊,分批次趕往通往紅石岩村的山坳口。
  由於受連日陰雨影響,有的路段濕滑難行,車輛行駛危險度大大增加,不少單位組織任務官兵徒步行進。
  從臨時宿營地到存放帳篷的山坳,官兵要徒步近20公里的山路。而把重30多公斤的帳篷從山坳送到紅石岩村,還要經過一段近10公里長的山間小道。山路險峻,滾石不斷,不少塌方處背靠峭壁面臨深淵。只見官兵或兩人或三人一組,手提肩扛,向紅石岩村的安置點艱難行進。
  在一處開闊地域,在現場的第二炮兵某基地政委穆修棟叮囑官兵要科學合理用兵,根據不同的選址環境,選擇合理的搭建方式。官兵分頭行動,一部分搭建帳篷,一部分平整場地,然後把搭建好的帳篷“移動”到點位上。眼看著天色漸暗,連續三天只吃乾糧、休息不超過十個小時的官兵幹勁不減。來自某修配廠的上士炊事員於江濤告訴記者:“我們今晚不睡覺不吃飯,也要把帳篷搭建起來。”
  “搭建帳篷關鍵是要選好點位。”第二炮兵某基地副參謀長江建軍說:“我們不僅要讓群眾住進帳篷,更要對群眾的安全盡責。選址既充分尊重群眾意見,同時根據部隊宿營經驗,規避危險地域。”他舉例說,比如若是在宿營地上方有突出岩石,就不便宿營,因為一旦發生餘震,震落飛石,後果不堪設想。
 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,從山腰俯看紅石岩村,一頂頂藍色的帳篷如同希望之花一樣,綻放在崇山峻嶺之間,受災群眾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。紅石岩村冷家坡社22歲的村民冷乾飛說:“太謝謝二炮部隊了,沒有你們,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。這下好了,晚上也能睡好覺了。”
  8日凌晨5時許,任務官兵才陸續安全返回宿營地。某團下士王小林告訴記者:“再苦再累,一想到受災群眾能夠睡上安穩覺,值。”(完)  (原標題:雲南震區:深山裡建起帳篷之家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oucjzqsukk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